2011年12月18日星期日

2011年12月10日月全蝕

第一次影月蝕,心情興奮。當晚天寒地凍,心中十五十六,曾經想過留在家中,後來終於去到附近一條無遮擋的街上拍攝,幸好風不大,不太冷。


器材
我用的器材是 GF1 及  Panasonic 5.6 100-300mm,等效焦距是200-600mm。腳架是重重的鋁腳架,十分穩定。


預備
鏡頭是新入手的,因此前一星期半月時試影了一次。結果如下(由4000x3000像素切出來):


有600mm影像大小是OK的,問題是對焦。自動對焦不行,差很遠,而手動對焦時影像震得要命,而且月亮太光,Live-view時看不到月面details。最後以自動對焦對遠處的大廈,再手動微調,但總是差小小。真想用手動鏡,但要打雀需自動對焦(body有冇function固定鏡頭對無限遠呢?)。


從天文台網頁得知10:06月球完全進入地影,10:58離開地影至0:18復圓。我打算由9:45影至11:15,影月蝕中段。(後來影到12:15左右)


12月10日當晚
當晚是9:55左右開始影,其時月已蝕得甚多,令對焦出現嚴重困難,最後以遠處大廈作輔助對焦。結果很差勁(下圖由4000x3000像素切出來)。


後來到紅月時,由於紅月太暗,曝光需時(長於1/100),令影像濛濛的。沒有辦法,鏡頭的光圈不夠大和相機的最高感光度不夠高 (說到底是錢的問題) (下圖由4000x3000像素切出來)。


之後等生光,但其實生光前月面已有白光。自己用電話計時兩分鐘影一次。發覺用300mm焦距(即等效600mm)影三次就要調整相機角度,後來想用200mm但鏡頭無法固定在200mm。最後仍是用300mm,影幾幅弄一弄雲台。把整個過程的相片對齊合拼時須把某些相片旋轉,花了很多時間。成果如下(這是縮圖):



心得:

  1. 要在月蝕開始前對好焦,太暗對唔到,除非手動鏡。
  2. 影由開始到蝕甚和由生光到復圓最重要,中段紅月亮那半小時其實沒什麼變化,影一兩張就可以。
  3. 要影一將過的「合成」多重曝光,要找靚;背景,犧牲月亮的細節,也要事前算好月亮的軌跡(例如用 Google Sky Map 實地看看)。
  4. 影大大個月亮果種最好有追到月亮軌跡的儀器(好似赤道儀追唔到天球白道),不然將來合拼時要對影像進行旋轉。另外每 8 分鐘影一將變化明顯些。
  5. 月亮跑得很快,要得到sharp的影像,快門1/125也不夠,要鏡頭光圈足夠大和機身感光高時雜訊又低(即有錢......)



0 留言:

相關網誌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